为进一步提升心理委员队伍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,加强班级心理建设,3月20日,人文与旅游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委员培训活动。本次活动由学工科心理辅导员曾惠霖主讲,2023级和2024级全体心理委员参加。
培训会上,曾惠霖结合自身丰富工作经验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“春季心理特点与常见问题”“日常工作重点与核心”“危机信号的识别”以及“心理工作技巧”四个方面的内容。她特别提醒心理委员们要时刻保持警觉,及时识别出如同学情绪突然波动、学习生活状态明显异常,特别是出现自我伤害倾向等危机信号,一旦发现,应立即与班主任或辅导员沟通协作,共同应对。她还着重强调了班级心理委员的桥梁作用,鼓励他们回到班级后,积极向同学们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开放时间、预约流程及各功能室的服务项目,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,从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。培训结束时,曾惠霖再次强调,各班级应认真、及时地填写《班级心理晴雨表》,通过动态观察,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,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。
此次培训内容充实、贴近实际,不仅增强了各班心理委员的责任意识,还提升了他们的专业能力,为人文与旅游系进一步做好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(人文与旅游系 曾惠霖)
